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综合评价青贮玉米的田间性状表现,筛选适宜桂中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系).[方法]采用机械种植方法种植14个青贮玉米品种(系),生长期调查物候期、农艺性状及发病情况,并分析各品种(系)的抗病性;收获期测定生物量,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田间表现.[结果]各品种(系)株高差异明显,以绿青饲4324最高,平均为280.2 cm,曲辰19号最低,仅232.2 cm;豫青贮23出现倒伏(15.0%)和空秆(12.0%);鲜产量最高的是桂青贮1号,为63645 kg/ha;干物质产量最高的是柳玉青3号,为23589 kg/ha;锈病发病率在0~100.00%,其中表现高抗的品种(系)有9个;纹枯病发病率为0~60.00%,除北农青贮208和迪卡018表现中抗外,其余12个品种表现高抗;茎腐病发病率为0~50.00%,桂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正大999和曲辰九号表现高抗.病害的聚类分析结果与病害抗性等级划分结果一致.[结论]综合农艺性状、生物量及抗病性表现,桂青贮1号、正大999、华优168、柳青贮4号、柳玉青3号和绿青饲4324等6个青贮玉米品种(系)适宜在桂中地区推广种植.
推荐文章
30个青贮玉米在雁门关地区品种评比试验
青贮玉米
雁门关地区
产量
农艺性状
品质
不同玉米品种(系)的全株、果穗与秸秆青贮特性比较
青贮玉米
果穗青贮
营养价值
发酵品质
14个黄皮品种(系)的RAPD分析
黄皮
资源调查
RAPD
聚类分析
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武科青贮107
玉米
武科青贮107
选育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4个青贮玉米品种(系)田间表现评价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物候期 生物量 农艺性状 抗病性 聚类分析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土壤肥料·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71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3.03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7.02.26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20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贮玉米
物候期
生物量
农艺性状
抗病性
聚类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