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元宝枫(Acer truncatum)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冲洗法测定不同分枝级和茎段所在区域的水力结构参数,研究CO2浓度升高对4个树种水力结构及水分运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4个树种在3个分枝级(0、1和2级分枝)的比导率(Ks)和叶比导率(LSC)增加,而侧柏和刺槐在3个分枝的导水率损失(PLC)均下降,油松2级和元宝枫0和1级分枝的PLC下降,其中2级分枝的参数变化最为显著,侧柏、油松和刺槐2级分枝的Ks升高了12.8%、19.6%和51.24%,PLC下降了11.80%、9.6%和51.01%,而元宝枫2级分枝的K和PLC均升高.CO2浓度升高对油松和侧柏非限速区的导水率(Kh)的提高大于限速区,元宝枫和刺槐则相反,而PLC不受CO2浓度升高的影响.高CO2浓度对侧柏和元宝枫提高非限速区Ks和LSC大于限速区,油松和刺槐则相反.4个树种在不同分枝级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适应CO2浓度的升高,采取的生态策略包括:保持较高的水分运输有效性,同时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和减轻安全性而对有效性的折衷;而在不同茎段所在区域采取保持较高的水分运输效率来适应大气CO2浓度的升高.
推荐文章
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11种植物叶片解剖特征的影响
CO2浓度梯度
温度梯度
叶解剖特征
C4植物
C3植物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春玉米土壤呼吸的影响
CO2浓度升高
OTC气室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自由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研究
高CO2浓度
CH4排放
N水平
C4土壤
13C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CO2浓度升高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土壤呼吸
碳固定
土壤碳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2浓度升高对4种乔木幼树水力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CO2浓度增加 导水率 比导率 叶比导率 安全性 有效性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9-177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1707.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113 1998 24.0 41.0
2 李吉跃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141 1670 22.0 33.0
3 刘娟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4 10 2.0 3.0
4 查巍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3)
共引文献  (151)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浓度增加
导水率
比导率
叶比导率
安全性
有效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