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评价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在新生儿不同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据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疾病对797例新生儿进行分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各组新生儿血清中[25(OH)D]含量,并统计分析各组间[25(OH) D]水平差异。结果男性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为(14.91±7.55)(14.20~15.61)ng/ml,女性为(15.51±7.43)(14.73~16.29) ng/ml;不同性别新生儿[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3,P=0.138)。不同日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5,P=0.132)。不同季节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以秋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2,<0.001)。不同疾病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12,P=0.002)。其中,以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黄疸和早产儿组[25(OH)D]水平较低;而吸入综合征、糖尿病母亲的婴儿综合征、窒息和肺炎组新生儿[25(OH) D]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97例住院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维生素D适宜188例,不足158例,缺乏426例,严重缺乏25例,其构成比分别为23.59%、19.82%、53.45%;和3.14%。不同疾病组间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8, P=0.001)。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不同疾病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及营养状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推荐文章
产妇及其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产妇
新生儿
25羟维生素D
水平变化
临床意义
西安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影响因素
新生儿
松滋市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
0~6岁儿童
25-羟基维生素D
年龄
性别
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
膳食营养补充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新生儿 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新生儿疾病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诊治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4,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芳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1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
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新生儿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临床医学
月刊
1008-7664
33-1233/R
大16开
199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