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131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31例有效ADR报告,按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静脉滴注是引起ADR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104例,占79.39%);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洛西林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ADR病例数排序居前3位,分别为10例(占12.66%)、8例(占10.13%)、6例(占7.59%);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44例,26.78%),其次为全身性损害(19例,占12.42%).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重点监测严重的ADR,根据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