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世界文学"除了翻译的中介、文化殖民的霸权等习惯的指向外,也许还意味着一种文学品格,一种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的可以共享的文学价值观和审美共识。我们在20世纪中国最好的作家那里可以看到这种写作的自觉和高度,比如鲁迅。而1940年代的中国文学只所以华美丰厚,一个重要原因也因为其置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历史情境。新世纪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做了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述,为我们观照当下汉语写作如何面向世界提出了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特征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逻辑的哲学阐释:基于唯物史观视角
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新逻辑
唯物史观
哲学阐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茶全球传播的价值论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茶叶
茶文化
文化传播
价值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建构:中国-东盟关系新论
东南亚
中国-东盟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和平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类命运共同体维度下的“世界文学”与汉语写作
来源期刊 现代视听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文学 汉语写作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X2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兵 山东大学文学院 81 10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文学
汉语写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视听
月刊
2096-4668
37-1514/G2
大16开
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文教大厦北楼70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5
总下载数(次)
45
总被引数(次)
121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