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TESD)治疗食管憩室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4—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对6例食管憩室患者进行了STESD,回顾分析这组患者的临床资料.STESD手术简要操作为:距食管憩室间脊3 cm处,行黏膜下注射并切开黏膜;朝向间脊建立黏膜下隧道;在间脊暴露满意后,内镜分离至憩室底部;夹闭隧道入口黏膜.记录并总结患者的术中、 术后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评分变化(使用改良Eckardt评分系统,包括吞咽困难、烧心、反流、体质量减轻和胸骨后疼痛5项症状,每项评分0~3分,最高15分,最低0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结果 全组男4例、女2例,年龄50~67(中位数56.5)岁;2例Zenker憩室,4例膈上憩室;患病时间为5月至29年(中位数2.5年);既往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全组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TESD术.间脊切开长度1~4(中位数2.5)cm,关闭黏膜入口使用金属夹2~6(中位数5)枚.手术时间为33~135(中位数51.5)min,无术中及术后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3~9(中位数5)d.出院时,所有患者均表示症状有所缓解,其中1例Zenker憩室患者主诉手术后异物感,2周后主诉缓解.全组患者随访4~10(中位数5)月,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未见复发,内镜随访见间脊明显消失.6例患者术前症状评分为1~13(中位数4.5)分;术后评分为0~4(中位数0.5)分,其中术前评分分别为13分、1分和1分的3例患者术后评分均下降到0分;术前评分分别为5分和4分,2例患者术后评分下降到1分,且主要以反流为主诉;患病达29年的1例患者术前症状评分为5分,术后降为4分,但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TESD)治疗食管憩室短期疗效好,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