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TESD)治疗食管憩室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4—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对6例食管憩室患者进行了STESD,回顾分析这组患者的临床资料.STESD手术简要操作为:距食管憩室间脊3 cm处,行黏膜下注射并切开黏膜;朝向间脊建立黏膜下隧道;在间脊暴露满意后,内镜分离至憩室底部;夹闭隧道入口黏膜.记录并总结患者的术中、 术后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评分变化(使用改良Eckardt评分系统,包括吞咽困难、烧心、反流、体质量减轻和胸骨后疼痛5项症状,每项评分0~3分,最高15分,最低0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结果 全组男4例、女2例,年龄50~67(中位数56.5)岁;2例Zenker憩室,4例膈上憩室;患病时间为5月至29年(中位数2.5年);既往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全组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TESD术.间脊切开长度1~4(中位数2.5)cm,关闭黏膜入口使用金属夹2~6(中位数5)枚.手术时间为33~135(中位数51.5)min,无术中及术后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3~9(中位数5)d.出院时,所有患者均表示症状有所缓解,其中1例Zenker憩室患者主诉手术后异物感,2周后主诉缓解.全组患者随访4~10(中位数5)月,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未见复发,内镜随访见间脊明显消失.6例患者术前症状评分为1~13(中位数4.5)分;术后评分为0~4(中位数0.5)分,其中术前评分分别为13分、1分和1分的3例患者术后评分均下降到0分;术前评分分别为5分和4分,2例患者术后评分下降到1分,且主要以反流为主诉;患病达29年的1例患者术前症状评分为5分,术后降为4分,但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TESD)治疗食管憩室短期疗效好,安全性高.
推荐文章
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治疗食管憩室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
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
食管憩室
生存质量
内镜
微创经皮肾镜铥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微创经皮肾镜
铥激光
肾盏憩室结石
泌尿系结石
肾盏憩室的诊断与治疗
肾盏
憩室
体外震波碎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
腹腔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治疗食管憩室初探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食管憩室 隧道内镜技术 内镜治疗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0-5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2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7.05.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管憩室
隧道内镜技术
内镜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