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联合围手术期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排粪障碍综合征(O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对30例诊断为排粪障碍综合征的女性患者进行了改良STARR手术,即只使用一把吻合器对直肠前突部位进行缝合切除;同时联合围手术期生物反馈治疗.全组患者均在术前先进行1个疗程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治疗时间20 min/次、2次/d、10次为1个疗程)后行改良STARR手术,出院后于门诊继续行2个疗程的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疗效评估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观感受分级(极好:无任何不适症状;好:每月1~2次应用缓泻剂且不需手指或灌肠等辅助排粪;良:每月3次及以上应用缓泻剂;差:没有改善;前3种视为有效)、Longo ODS评分(分值范围为0~4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IQLI,分值范围为0~144分,分值越低,症状越严重)、直肠肛管测压和排粪造影检查情况.随访时间截至术后12月.结果 30例患者平均年龄57(46~72)岁,平均病程3.9(2~20)年,术前Longo ODS评分均≥9分.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18~34)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4~9)d.术后出现局部疼痛的比例为20.0%(6/30),尿潴留16.7%(5/30),肛门坠胀感6.7%(2/30)、排粪急促感26.7%(8/30).其中肛门坠胀感、排粪急促感均于术后1~3月内消失.无术后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吻合口裂开和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月,患者主观感受总有效率为93.3%(28/30).全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手术前、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1个疗程后的Longo ODS评分相近(治疗前:32.95±3.22,生物反馈治疗后手术前:32.85±3.62,t=1.472,P=0.163),行改良STARR手术后1周患者ODS评分下降明显(15.00±7.17,t=4.306,P=0.000),术后1月较术后1周继续下降(13.05±7.49,t=7.322,P=0.000),术后1、3、6和12月ODS评分稳定(F=2.111,P=0.107).全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术前GIQLI评分相近(治疗前:79.39±17.14;生物反馈治疗后手术前:76.65±17.56;t=1.735,P=0.096);行改良STARR手术后患者GIQLI评分上升(91.31±21.35,t=4.714,P=0.000),术后1月较术后1周继续升高(102.26±19.24,t=5.628,P=0.000);术后1、3、6和12月GIQLI评分稳定(F=1.211,P=0.313).与治疗前相比,术后12月排粪造影检查显示,直肠前突及直肠内套叠程度明显改善,其中直肠前突从(34.1±0.4)mm下降至(3.1±0.3)mm(t=6.847,P=0.000),力排相肛直角从(123.8±6.7)°上升到(134.7±8.5)°,力排时肛直角开大角度从(29.1±3.5)°上升到(37.1±5.3)°,但会阴下降程度、静息相肛直角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排粪压、直肠排粪感觉阈及直肠最大耐受量等直肠肛管测压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STARR联合围手术期盆底生物反馈治疗ODS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