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1,5-萘二磺酸(1,5-H2NDS)和三苯甲胺(TPMA)为建筑块、水和二氧六环(DO)混合溶液为溶剂,分别在室温和70 ℃下合成了2个超分子化合物2(HTPMA)+·(NDS)2-·2DO·2H2O (1)和(HTPMA)+·(H3O)+·(NDS)2-·DO (2),并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TG)及荧光光谱(PL)分析.在化合物1中,[(SO3)2(NH3)2]簇通过N-H…O氢键与DO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沿a方向的一维带状结构,相邻的带通过NDS2-阴离子的萘环扩展为二维层,这些层进一步由水分子与HTPMA+之间的C-H…O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化合物2中的[(S1O3)2(NH3)2]簇和[(S2O3)2(H3O)2]簇相互连接形成沿b方向的一维带状结构,这些带同样通过萘环扩展为二维层状结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分别于50 ℃和86 ℃开始失重.此外,2个化合物在390、392 nm处均具有较强的室温固态荧光发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个基于1,5-萘二磺酸/三苯甲胺构筑的超分子化合物结构、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能
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超分子网络 1,5-萘二磺酸 三苯甲胺 荧光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70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4
字数 39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兆鹏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17 24 3.0 4.0
5 李亚男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分子网络
1,5-萘二磺酸
三苯甲胺
荧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技论文
月刊
2095-2783
10-1033/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4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478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