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逸”的提出及“逸品”标准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很多审美范畴在最初不是专门为绘画审美而提出的,“逸品”即是如此。“逸”出现在绘画品评中是从魏晋开始,缘于绘画品藻之风盛起,这一时期的品评风气虽说是基本限于人物绘画,但将“逸”作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审美品评标准来进行运用时,也呈现出较有代表性的论述。如南齐谢赫在《画品》中评论袁蓓、姚昙度、毛惠远、张则四人的绘画时即用“逸”来形容:“袁蓓比方陆氏,最为高逸”①“姚昙度画有逸方,巧变锋出,魅魅鬼神,皆为绝妙”②“毛惠远……出入穷奇,纵横逸笔”③“张则意思横逸,动笔新奇”④,这些都是早期.“逸”在中国绘画品评中的具体运用。
推荐文章
浅析南通彩锦绣的韵外之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通彩锦绣
纳锦
木之美情之韵——李庄建筑审美透析
木制建筑
审美价值
坚韧
雄伟
典雅
略论白居易与柳永对唐宋文人俗文学发展的贡献
唐宋
文人俗文学
白居易
柳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景外之境、韵外之致——从唐宋“逸品”说看文人审美理想的建构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审美理想 逸品 韵外之致 绘画理论 品评标准 文人 唐宋 “逸”
年,卷(期) mysdmsxkz_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J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庭杰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审美理想
逸品
韵外之致
绘画理论
品评标准
文人
唐宋
“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经三路98号
36-113
出版文献量(篇)
5260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