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获得了第一届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小说讲述了一个平常的小城镇的四口之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对六七十年代强权的批判,以及对改革开放初期民众精神生活匿乏的担忧和些许的人性关怀.实际上这部作品对六七十年代的批判、具有多样语言特征、隐藏着人性光辉这几点都不是余华写作的最终目的,作者使用荒诞的手法再现历史是为了警醒世人不要忘记惨痛的教训、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重蹈覆辙.总之,余华“为了真实”而写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推荐文章
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简述
余华小说
创作风格
转型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主旋律长篇小说创作的共性研究
主旋律派创作现象
审美取向
共性研究
西方长篇小说中的建筑空间意象
西方文学
建筑叙事
小说文本
理性
阿来长篇小说的悲剧性分析
阿来
长篇小说
人物塑造
人性刻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究余华长篇小说《兄弟》的创作风格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下旬刊) 学科
关键词 《兄弟》 语言特征 批判 改革开放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审美与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9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1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丁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学院 9 1 1.0 1.0
2 李宏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学院 3 1 1.0 1.0
3 李雅璠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学院 4 1 1.0 1.0
4 陈烈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学院 26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兄弟》
语言特征
批判
改革开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12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