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诗意是一地鸡毛里绽放的花林语堂曾言:“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初闻之,觉得此言过于武断,但细品之,方晓所言非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开始,人们蒙昧初化,便知道了美的概念,于是出现了装饰品,出现了舞蹈,出现了民歌,出现了诗词。《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知道入了多少国人的梦境,那存在于遥远年代的温润君子与巧笑倩兮的女子,不知道令多少人神往。
推荐文章
我们为什么回不去了?
社会资源
小城市
北京
研究生
作者
为什么婴幼儿爱问“为什么”
婴幼儿
问问题
成人回应
孩子的问题
认知发展
学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歌
来源期刊 高中生:青春励志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歌 生活习惯 原始社会 《诗经》 林语堂 中国人 装饰品 诗词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2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歌
生活习惯
原始社会
《诗经》
林语堂
中国人
装饰品
诗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中生:作文
月刊
1671-329X
43-1367/G4
长沙市望城区银星路599号
42-250
出版文献量(篇)
843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