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39年深秋的一天,河北沧州市南大港三分区的刘战岐在地里干活时,发现不远处有个不到10岁的男孩,男孩穿着又破又烂的衣服,身上襄着一床破褥子,旁边还有一个乞讨的布袋.看到孩子冻得瑟瑟发抖,刘战岐连忙将自己的棉袄脱下来裹在孩子身上,顺便询问他父母在哪里.不料,男孩竟是个哑巴,除了脏污的小脸上两道泪淌也淌不完,嘴里只发出“呜呜哇哇”的声音.见状,刘战岐心头不忍,叹了口气,把孩子带回家,让他在热炕上暖身子,妻子端上了热腾腾的饭.吃饱喝足后,在刘战岐家热烘烘的炕上,男孩沉沉地睡着了.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善良是可以传承的
来源期刊 民风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百姓故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风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