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面偏侧萎缩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进行性发展的偏侧组织营养障碍性疾病,又称Romberg病或ParryRomberg综合征。该病起病隐匿,且以女性多见。其临床表现可以从面部任何部位开始萎缩,多自一侧眶上部、颧部开始萎缩,病变缓慢发展到一侧面部,常累及同侧肢体或对侧肢体。病变部位皮肤变薄光滑,皮下脂肪减少,常伴局限性脱发、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障碍,部分患者后期病变严重,可影响日常生活
推荐文章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从脾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痿证
运动神经运动元
从脾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
益气强肌汤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5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强肌汤
对肌萎缩侧索硬化吞咽障碍病人实施中医系统护理的效果评价
肌萎缩侧索硬化
吞咽障碍
中医护理
临床护理用吞咽功能评估工具(CNSAT)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3例
非酮症高血糖
糖尿病
偏侧舞蹈症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对面偏侧萎缩症的治疗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面偏侧萎缩症 中医治疗 柴胡疏肝散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轲 90 717 15.0 20.0
2 王宁 21 42 4.0 6.0
3 皮建彬 2 6 1.0 2.0
4 刘昊飞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面偏侧萎缩症
中医治疗
柴胡疏肝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半月刊
1007-5798
11-3555/R
大16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科创十三街31号院8号楼3层
199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31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