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是否可以作为睡眠剥夺(SD)的客观评价指标及考证睡眠与阳跷脉的关系.方法:对32名睡眠良好的健康青年受试者在正常睡眠状态下和24h睡眠剥夺后分别进行1次面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观察并对比分析SD后面部新陈代谢热的特异性变化与阳跷经脉热态传输的变化.结果:正常睡眠状态下面部整体新陈代谢热比较均匀,中正线左右两侧额部区域呈对称性均匀分布的新陈代谢热;SD后面部整体新陈代谢热不均匀,强度较前增高;额部区域呈双侧不对称、分布不均的新陈代谢热,与SD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出现与阳跷脉联系密切的自双眼(或单侧)内眦起向额顶方向延伸的线性白色超高热表达的“睡眠线”,与SD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双侧“睡眠线”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翼、口角及双侧太阳穴区位热值均较SD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SD可使面部整体代谢热升高,且额区具有明显特异性表达的“睡眠线”,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可以作为SD的客观评价指标.(2)额区明显特异性表达的“睡眠线”验证了“阳跷脉气盛则目开而寤”的中医理论.
推荐文章
基于脑电相关性的睡眠剥夺影响评价研究
睡眠剥夺
听觉短时记忆
EEG相关性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与证候及病类的关系探讨
脑卒中
相关性睡眠障碍
风证证候
中脏腑
中经络
睡眠剥夺在飞行员认知决策领域的研究探讨
睡眠剥夺
认知
执行功能
飞行员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病因病理与诊疗探讨
脑卒中
相关性睡眠障碍
病因病理
诊断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睡眠剥夺受试者面部红外热成像的表达及与阳跷脉的相关性探讨
来源期刊 中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睡眠剥夺 红外热成像 表达与特性 睡眠线 阳跷脉 客观评价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睡眠剥夺
红外热成像
表达与特性
睡眠线
阳跷脉
客观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导报
半月刊
1672-951X
43-144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42-144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37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709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