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华语电影”是当下中国电影创作及理论探讨中的一个常见的概念.该概念自从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被业界、学界、媒体和官方广泛言说和探讨,显现出一定的“共识性”.“华语电影”的概念在促进产业协作、文化包容和政治认同等方面具备了“生产性”与“物质性”的意义.但该概念自从诞生以来也面临着一些学术争议.“华语电影”的概念事关中国电影发展道路的构想以及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建构问题.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与环境下中国电影主体的“言说”和“想象”的产物.作为一个历史“偶发性范畴”,它体现了一种语言建构与主体想象的“非物质性”和“非稳定性”特征.本文运用了雅克·拉康的主体建构理论,分析了该概念的“建构性”与“想象性”的特质.
推荐文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认同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实性
完整性
浅论紫砂陶艺与非物质性设计
紫砂陶
陶器
彩陶
黑陶
非物质性设计
电磁场的物质性
电场
磁场
物质性
可视化的二重性:论空间物质性与虚拟性的重构
可视化
物质化
媒介
虚拟性
非确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华语电影”概念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来源期刊 当代电影 学科
关键词 华语电影 主体性 文化认同 语言建构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视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语电影
主体性
文化认同
语言建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电影
月刊
1002-4646
11-1447/G2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2-76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6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321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