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依据塔里木荒漠河岸林胡杨群落的实地调查资料与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Hill与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研究优势种胡杨种群数量特征沿地下水位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下水位梯度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运用系统聚类法将荒漠河岸林不同地下水位的胡杨群落划归为3类,优势种群胸径、冠幅、盖度、密度、死亡率与地下水位呈极显著相关(P<0.01).随地下水位降低,优势种长势减弱,枯死率显著增大,种群退化.Hill多样性随地下水位梯度呈现3个明显不同的变化阶段,其中地下水位4-6 m时,多样性指数锐减与曲线渐趋平直,物种多样性开始受损.Cody(βε)、Whittaker(βw)指数均随地下水位梯度增大而增大,Sorensen(βs)指数则呈下降趋势;βs、βc、βw与地下水位高差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地下水位>4m,βc、βw值显著增大而βs值显著降低.综合以上分析,地下水位<4 m胡杨群落结构相似与共有种较多,优势种长势良好,其是优势种群生存的适宜生态水位;地下水位>4 m,群落物种多样性与伴生种减少,物种变化速率增大,生境异质性增强,优势种群数量特征变化明显,群落结构简化;地下水位6 m左右,植被退化,物种多样性锐减,优势种稀疏衰败.因此,塔里木荒漠河岸林植被恢复的合理生态地下水位应维持在4m左右.
推荐文章
荒漠河岸林地下水位时空动态及其对地表径流的响应
荒漠河岸林
地下水位
河道渗漏
地下水补给
荒漠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响应研究进展
荒漠区植被
地下水埋深
尺度
响应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多枝柽柳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与适应
多枝柽柳
荒漠绿洲过渡带
地下水埋深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草原露天煤矿区植被对地下水位埋深变化的响应
地下水
植被
露天煤矿
NDVI
综合优势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荒漠河岸林胡杨群落特征对地下水位梯度的响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荒漠河岸林 胡杨群落 Hill多样性 β多样性 地下水位梯度
年,卷(期) 2017,(2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36-684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6072815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路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53 996 16.0 30.0
2 王海珍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36 616 14.0 24.0
3 王家强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65 542 14.0 19.0
4 牛建龙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35 284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1)
共引文献  (758)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4(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漠河岸林
胡杨群落
Hill多样性
β多样性
地下水位梯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