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口服中药肾复舒颗粒和血液透析对血硫酸吲哚酚(IS)浓度的影响.方法 ①慢性肾衰患者110例,分为口服肾复舒组(56例,口服肾复舒颗粒15 g,2~3次·d-1,3个月)和血液透析组(54例,普通血液透析2~3次/周,3个月);正常对照组50例.②入组者清晨取空腹静脉血并留取尿液、粪便.③自动分析仪测生化指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IS浓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IS水平为(0.085±0.064) μg·mL-,口服肾复舒组血为(1.046±0.193) μg·mL-1,血液透析组为(5.002±1.032) μg·mL-1,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复舒组粪便检测出较高浓度的IS(0.965±0.42) μg·mL-1,正常对照组和血液透析组均未测出.结论 口服肾复舒颗粒能降低慢性肾衰患者血IS浓度,血液透析组IS浓度下降不明显.
推荐文章
通腑化浊凉血方对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硫酸吲哚酚清除的影响
慢性肾衰竭
肠-肾轴
硫酸吲哚酚
通腑化浊凉血方
涤毒灌肠方对5/6肾切除大鼠血与尿硫酸吲哚酚含量的影响
涤毒灌肠方
慢性肾衰竭
硫酸吲哚酚
中药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对血钾浓度的影响
慢性肾衰竭
中药合剂
血钾
代谢性酸中毒
中药结肠透析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的影响
非透析慢性肾衰竭
微炎症-营养状态
结肠透析
中药
生化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肾复舒颗粒对慢性肾衰患者血硫酸吲哚酚浓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硫酸吲哚酚 血液透析 肾复舒颗粒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7-5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9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17.04.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运焕 6 27 3.0 5.0
2 李智慧 1 0 0.0 0.0
3 蒋亚芬 1 0 0.0 0.0
4 蒋云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肾衰竭
硫酸吲哚酚
血液透析
肾复舒颗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