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身体是人存在、行动、欲望、体验和感知的根本场所,也是具有多重意义的文化符号,与社会、历史、政治和宗教息息相关.在当代艺术领域,艺术家从自己的视角和思考议题出发,对身体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探索与实践,既在视觉上呈现了颠覆性,也在观念的层面上将思想的“不可见”变得“可见”. 一、感觉的形象 德勒兹提出疑问:“是否能将埃及人对于绘画所做的安排,视为是西方绘画的起点?”在埃及绘画中,人物身体上的胳膊、眼睛处于正面视角的位置,而手和身体的其余部分都是侧面视角.埃及人的绘画形象,是将不同空间中的身体局部重新整合成一个新的“创造物”,并使其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处于同一平面背景下.
推荐文章
当代艺术研究
艺术哲学
艺术的本质
本土艺术
时代的步伐
从身份主题浅谈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思潮
身份
个人情感
个体意识
中国当代艺术铸件
雕塑创作
铸造技术
艺术品
浅谈当代艺术主题身份与身体之间的差异
当代艺术
主题
身份
身体
区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感觉的形象”到“自足之物”——当代艺术中的身体叙事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形象 当代艺术 身体 绘画 视角 埃及 艺术领域 文化符号 多重意义 不同维度 艺术家 颠覆性 德勒兹 创造物 组成 宗教 政治 议题 眼睛 位置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视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晔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0 35 3.0 5.0
2 苏晓民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形象
当代艺术
身体
绘画
视角
埃及
艺术领域
文化符号
多重意义
不同维度
艺术家
颠覆性
德勒兹
创造物
组成
宗教
政治
议题
眼睛
位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