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大量变形和破坏问题,以河南红岭煤矿14采区轨道下山巷道为例,研究和分析了变形机理和返修控制技术.该下山出现了顶板下沉、 两帮内挤、 拱肩和两帮砌碹开裂、 底板鼓起等变形破坏形式;通过巷道围岩物理力学实验和松动圈测定,表明该巷道围岩含泥岩和砂质泥岩较多,整体强度低,松动圈范围较大.依据松动圈围岩分类以及耦合支护原理,提出"锚杆(锚索)+U型钢可缩性支架+锚注"耦合支护方式.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分析了该支护方式下围岩的力学特征、 位移特征和破坏特征.并对其进行现场试验,返修现场应用效果:经过100d观测,巷道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为121mm,两帮收敛量最大值为82mm,监测后期的收敛速率均小于1mm/d,处于稳定状态.
推荐文章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效应研究及应用
高应力
软岩巷道
耦合支护效应
分步联合支护技术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
深部高应力软岩中的斜坡道支护工程实践
深部高应力软岩
钢拱架支护
螺纹钢注浆锚杆
支护技术优化
极破碎软岩巷道失稳机理与动态迭加耦合支护技术研究
破碎围岩
软岩巷道
变形失稳
耦合支护
控制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应力软岩轨道下山失稳机理与支护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煤炭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应力 软岩巷道 变形机理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施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353
字数 32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99/ce201710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全玉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49 4.0 6.0
2 贾志明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57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应力
软岩巷道
变形机理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工程
月刊
1671-0959
11-4658/TD
大16开
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号
80-130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2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5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