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与非流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为制定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体重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非流动维吾尔族中小学生选自乌鲁木齐市随机抽取的6所普通中小学校,流动维吾尔族中小学生选自流动学生较多的6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0个教学班级,分别对1 868名非流动学生和1 746名流动学生进行超重肥胖状况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2.5%,肥胖检出率为11.1%.非流动中小学生超重率为15.6%,流动学生为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67,P<0.01);非流动中小学生肥胖率为16.0%,流动学生为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5,P<0.01).小学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和初中一至三年级中维吾尔族非流动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51,29.93,124.04,P值均<0.01).父亲文化程度在初中和高中及以上组,维吾尔族非流动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6,22.9,P值均<0.01).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中,非流动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中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13.01,56.83,P值均<0.01).在父母均不超重肥胖、仅父亲超重肥胖、仅母亲超重肥胖组中,维吾尔族非流动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中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24,25.60,32.91,P值均<0.01).在是否每天吃早饭、每天睡眠时间、每天锻炼时间、使用计算机等组中,非流动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中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非流动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学生.应重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的发展,必要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