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太白穴的定位最早见于《灵枢经》,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对脾、胃等多个脏腑功能有调节作用,然太白穴的古今定位存在差异.从临床应用来看,依据《灵枢经》所述定位,公孙穴其单穴主治与原文所述主治契合;太白穴的应用以个案报道居多,从中可见其功效与原文有相似之处.对于大都穴,可从现代太白穴定位治疗临床热证的报道中推测,针刺本节后陷中可能是发挥了大都穴的功效.但无论何种定位,大都穴单用治疗疾病的临床报道稀少,证据略有不足.结合文献对“核骨”的解释以及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的临床应用,使得太白穴位于足第一跖骨底部粗隆下陷中,更有说服力.但由于时代及医疗实践差异,难免造成考证上的谬误.因此,期待能发掘出更多两汉、魏晋及以前的相关针灸文献,仔细求证,并结合临床进一步核实太白穴的定位.
推荐文章
小儿脱肛古今用穴规律初探
针灸
推拿
穴位注射
小儿脱肛
用穴规律
混合性尿失禁古今取穴规律初探
针灸
混合性尿失禁
取穴
中脘穴的古今应用与研究
中脘
文献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太白山太白红杉林数量分类
高山林线
太白红杉
层次聚类分析
DCA排序
群落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白穴古今定位考据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太白穴 《灵柩经》 穴位厘定 “核骨” 公孙穴 大都穴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9-11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7.07.04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玉侠 150 717 14.0 20.0
2 于岩瀑 34 160 7.0 11.0
3 李玉婕 7 68 4.0 7.0
4 赵学谦 3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白穴
《灵柩经》
穴位厘定
“核骨”
公孙穴
大都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