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扶脾抑肝汤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整肠生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扶脾抑肝汤,每日2次,分早晚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有效率为8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部分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道菌群计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脾抑肝汤可以提高糖尿病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腹泻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FPG、2hPG水平,改善肠道菌群.
推荐文章
抑肝扶脾汤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安全性分析
抑肝扶脾汤
西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安全性
抑肝扶脾法治疗非感染性腹泻56例
非感染性腹泻
中医治疗
抑肝扶脾法
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之腹痛腹泻症的效果观察
抑肝扶脾法
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腹泻
醒脾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困脾证临床疗效观察
醒脾汤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湿热困脾证
脂联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扶脾抑肝汤治疗糖尿病性腹泻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糖尿病 腹泻 扶脾抑肝汤 整肠生胶囊 中医药疗法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糖尿病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14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9.8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7.08.37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丽平 13 24 3.0 4.0
2 马素平 52 239 9.0 11.0
3 王振静 4 4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糖尿病
腹泻
扶脾抑肝汤
整肠生胶囊
中医药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