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鹅肉,这我们知道。但癞蛤蟆自己就是天鹅变的?古人不是在故意抹黑嫦娥吧?还真不是。古代中国人一直把月亮的阴影当成两种动物:一种是兔子,一种就是蟾蜍。屈原《天问》说过:“夜光何德……而顾菟在腹?”夜光就是月亮,顾即指蟾蜍,菟是兔子。可见在春秋时代,大家认为月亮上头趴着的正是一只蛤蟆一只兔子。这个看法到汉代也没断绝。马王堆曾出土一幅汉代帛画,右上角是一轮红日。红日里有一只赤乌;左上角是一轮弯月,月上赫然就画着一只癞蛤蟆。至于它们在月亮上做事,乐府有一首《董逃行》说得很清楚:“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兔子捣药,蟾蜍负责捏药丸,分工明确。嫦娥可不光是变成癞蛤蟆就完了。太史公《史记·龟策列传》中讲到万物都有克星时举了个例子:“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意思是说:太阳牛不牛?要被三足乌欺负;月亮牛不牛?还要被蛤蟆吞噬。
推荐文章
玉雕工艺的前世今生
玉雕
历史
革新
潮流
麻醉的前世今生
重症监护;
临床麻醉;
疼痛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嫦娥的前世今生
来源期刊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嫦娥 癞蛤蟆 《天问》 春秋时代 兔子 月亮 中国人 蟾蜍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嫦娥
癞蛤蟆
《天问》
春秋时代
兔子
月亮
中国人
蟾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月刊
1009-9867
50-1131/G4
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新村1号
78-151
出版文献量(篇)
229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