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柳琴戏起源于临沂市的兰山、郯城、苍山一带,主要流传分布在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山东省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戏曲.以1953年正式得名为分界,分为"拉魂腔"与"柳琴戏"两个大的发展阶段.柳琴戏的现实处境是受众急剧萎缩、人才队伍后继乏人、政府投入不足与自身造血功能不强、打造舞台精品与实际演出脱节.实施柳琴戏的振兴需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探索政府为主导的运作模式;二是打造品牌,走文化产业之路;三是推陈出新,赢得受众广泛参与;四是培养新人,拓展发展空间.下文就针对如何传承和发扬山东柳琴戏文化做了几点方法策略分析.
推荐文章
跨文化传播与侗戏传承发展研究
侗戏
跨文化传播
文化传承
经济协同
"互联网+"模式下徐州柳琴戏的现状与转化创新研究
互联网+
徐州柳琴戏
戏曲发展
转化创新
关于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研究
安顺地戏
屯堡文化
传承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山东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来源期刊 中国民族博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山东柳琴戏 继承发展 鲁南苏北 方法策略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戏剧与戏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98
页数 2页 分类号 J827
字数 2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东柳琴戏
继承发展
鲁南苏北
方法策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10-1220/G0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