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为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提高高浓度溶液的集热再生效率,提出一种带同级热回收和级间热回收的太阳能分级溶液集热再生方法.基于填料储液槽的热质平衡,建立预除湿溶液参数可动态调整的太阳能分级集热再生系统数学模型.数值模拟发现在不同室外环境条件下分级再生和单级再生效率对比存在临界点,室外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高于临界点,太阳辐射辐射强度低于临界点,分级再生优于单级再生.文章最后综合给出分级集热再生的环境和溶液浓度适用范围,发现在低太阳辐射、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下,其对高浓度溶液再生越有利.
推荐文章
太阳能空气预处理分级溶液集热再生系统特性
太阳能
模型
分级集热再生
品质系数
临界值
相对湿度
溶液热回收型太阳能集热/再生器的再生性能分析
温度
太阳辐射
太阳能
太阳能集热/再生器
再生效率
热回收
数值模拟
基于NTU的太阳能溶液集热/再生器性能分析
太阳能溶液集热/再生器
总温差
量纲1散热系数
传热单元数NTU
应用于太阳能集热再生系统的除湿效率模型
模型
太阳能
溶液除湿
湿度效率
等焓率
液气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回收型太阳能分级溶液集热/再生系统模型及环境适用性分析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分级 再生 临界点 模拟 效率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和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2-324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28.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70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冬根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2 127 7.0 8.0
2 程小松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 9 2.0 2.0
3 罗丹婷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级
再生
临界点
模拟
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