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了解底土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化学结构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科学评价区域土壤有机质动态和碳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花岗岩红壤丘陵区同一景观单元的天然林地(常绿阔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杉木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地,采用化学分析结合光谱扫描(紫外光谱、二维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底土(0.2-1 m)和表土(0-0.2 m)DOM数量和结构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58%-87%的DOM贮存在底土中.天然林地土壤的DOM数量最为丰富,底土DOM的宏观化学结构比表土更为简单,以碳水化合物、类蛋白为主.天然林转变为其他利用方式后,底土DOM的损失量(26%-41%)超过表土(12%-49%),冬季比夏季更为凸显;这反映底土DOM数量对人为干扰和植被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同时,底土DOM宏观化学结构趋于复杂化,芳香类、烷烃类和烯烃类的化学抗性物质出现积累的现象.DOM光谱曲线形状、特定峰值、特征值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敏感,对人为干扰后植被、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研究显示,天然林地转变为其他利用方式后,不仅导致底土DOM的损失,也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品质,长期上削弱底土的碳库稳定性和碳吸存能力.
推荐文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花岗岩红壤表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
碳储量
细根生物量
农业土地管理措施
土壤碳循环
红壤剖面土壤养分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敏感性
中量元素
微量元素
底土
敏感性指数
土壤肥力
花岗岩
热带滨海区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溶解性有机氮的组成与粒径分布特征
热带滨海区
溶解性有机氮
土地利用类型
粒径分布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地利用变化对花岗岩红壤底土溶解性有机质数量和光谱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活性有机质 官能团 有机质结构和组成 农业管理措施 花岗岩红壤
年,卷(期) 2017,(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6-468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6040606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杨珠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67 4018 33.0 49.0
2 周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39 503 13.0 20.0
3 盛浩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84 427 13.0 16.0
4 宋迪思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9 70 5.0 8.0
5 夏燕维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3)
共引文献  (652)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4(22)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有机质
官能团
有机质结构和组成
农业管理措施
花岗岩红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