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结合病理分析超声内镜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并行内镜切除或外科切除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不同检查结果 选择具体术式,术后行病理检验,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并根据病理总结超声内镜误诊经验.结果 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5.19%,常规胃镜诊断符合率为62.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诊断平滑肌瘤38例,内部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其中3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间质瘤52例,≤2.0cm者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局部可见点片状稍高回声,边界清楚.≤1.0cm者回声信号低,部分与平滑肌瘤鉴别困难.>2.0cm者,瘤体内点片状高回声稍多,具有恶性倾向者内部回声不均匀更为明显,边缘不规则,侵犯浆膜层.其中7例起源于黏膜肌层,35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0例侵及浆膜层.脂肪瘤5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回声,后方常伴有声影,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均起源于黏膜下层.囊肿5例,表现为均匀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稍增强,边界清楚,起源于粘膜下层.异位胰腺8例,表现为不均匀的高回声,大部分白光下可见脐样凹陷,内部可见管状结构,边界不清楚,无明显包膜,常累及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结论 超声内镜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分辨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起源层次,术前可判断隆起病变性质,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