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含氢双封头为原料,首先制备双端含氢硅油,接着在以异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双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氯铂酸反应制备双端环氧硅油.最后,双端环氧硅油与聚醚二胺反应,制备三元嵌段共聚硅油.研究了不同合成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三元嵌段共聚硅油整理织物性能的差别,从而确定最佳合成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130℃条件下,双端环氧硅油与ED-900聚醚二胺质量比为12,加入ET-200后继续反应1.5 h时,制得的三元嵌段共聚硅油具有最好的织物整理效果,整理后的织物表现出优越的手感、亲水性和抗酚黄变性.
推荐文章
三元嵌段共聚硅橡胶的合成与表征
嵌段共聚
硅橡胶
合成
表征
羊绒织物三元嵌段共聚硅油整理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三元嵌段共聚硅油
合成
织物整理
亲水性
手感
嵌段聚醚氨基硅油改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应用
嵌段聚醚氨基硅油
水性聚氨酯
抗起毛起球
抗毡缩
新型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三元共聚物
阻垢剂
循环冷却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三元嵌段共聚硅油合成及其织物整理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印染助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三元嵌段共聚硅油 合成 性能 手感 亲水性 抗酚黄变性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610.4
字数 36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红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3 262 9.0 15.0
2 章国立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2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元嵌段共聚硅油
合成
性能
手感
亲水性
抗酚黄变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印染助剂
月刊
1004-0439
32-1262/TQ
大16开
常州市和平路413号常州报业传媒大厦辅楼201/202室
28-1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1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1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