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鞘内注射人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因子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11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1例,通过诊断后确诊该患儿为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其表现为肌张力异常、神志改变等现象,选择患儿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因子并从腰椎间隙穿刺注入治疗,观察并分析该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通过应用鞘内注射人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因子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治出生2小时确诊患有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通过腰椎间穿刺注入人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因子,结果显示,患儿精神状态较好,嗜睡现象减轻且肌张力有所改善.且随着时间的增加直至治疗3周,患儿神经行为、肌张力以及原始反射等指标明显改善,且患儿通过检查脑电图和MRI等指标均显示正常.结论 针对患有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选择应用鞘内注射充质干细胞活性因子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短期疗效较为明显,但若将其作为长期治疗药物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探究.
推荐文章
人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因子鞘内注射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
间充质干细胞
活性因子
鞘内注射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高危因素的研究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高危因素
预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1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
脑病
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婴儿
新生儿疾病
脑缺血
脑缺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因子鞘内注射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智慧健康 学科
关键词 人间充质干细胞 活性因子 鞘内注射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5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01.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兆康 6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间充质干细胞
活性因子
鞘内注射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智慧健康
旬刊
2096-1219
10-1365/TN
16开
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
82-622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83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