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纺织城,是郑州人挥之不去的情结。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纺织城一直是中原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郑州市民的骄傲和自豪。当时,在郑州西郊建设路宽阔笔直的十里长街上,像姐妹般地依次屹立着郑州国棉一、三、四、五、六厂和郑州印染厂,组成了钦誉中外的纺织城。那里,锯齿形的厂房栉比鳞次;绿树掩映的高楼,一幢紧连着一幢。锭转梭飞,机声隆隆,棉纱如瀑,布匹成河。数以万计的纺织工人在这里辛勤工作,她们生产的近百种产品除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外,还远销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造了数以亿计的巨额财富。最鼎盛的时候,数万纺织大军,创下了每家企业“每年为国家贡献一个纺织厂”的惊人业绩。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郑州纺织城还相继涌现出了500多名闻名全省全国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这里视察。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棉纺厂失去了国家统一调配资金和生产任务的优惠条件,开始一步步走向衰落,直至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当年的辉煌已成过往,但是,郑州棉纺业在城市发展历史的丰碑上刻下的深深烙印,永远不会消失.在那些为之奉献了青春年华的纺织工人心中,纺织城永远是挥之不去的情结。本期我们就随原郑州国棉三厂工人苏小蒙走进定格在他记忆里的郑州纺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