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是一条承载着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动脉。中国的大运河是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它凝结了中华先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智慧,同时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流动着的中华文化遗产。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进入世遗时代的大运河如何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它将担当怎样的新使命,获得怎样的新生?
推荐文章
大运河文化传播现状分析及创新路径—以大运河沧州段为例
大运河文化
传播
新媒体平台
SWOT分析
京杭大运河临清段河道保护调查与分析
京杭大运河临清段
现状
保护措施
政策建议
大运河吴桥段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大运河
吴桥
地域文化
景观设计
大运河文化背景下沧州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大运河文化
沧州武术文化
传承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动的文化动脉:大运河新使命调查——大运河保护当有大格局
来源期刊 新华月报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文化基因 大运河 动脉 历史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 保护 调查 世界遗产名录
年,卷(期) 2017,(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3
页数 2页 分类号 G12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化基因
大运河
动脉
历史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
保护
调查
世界遗产名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华月报
半月刊
1001-666X
11-1186/Z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51号
2-242
出版文献量(篇)
17263
总下载数(次)
5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