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植物叶功能性状能够直接或间接反应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这种适应策略会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植物叶功能性状与环境间关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使用性状平均值代替物种,忽略了性状的种内变化.油松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其叶功能性状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的理解种内功能性状与环境间的关系.于2014年6-9月对辽宁、内蒙、北京、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等地天然油松进行采样并对其重要的8个叶功能性状的分布特征及主控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各叶性状值存在较大的种内变异系数(4.82%-25.85%),除1年生叶碳含量(LCC)油松各叶功能性状值在不同研究地点间差异显著(P<0.05);2)油松叶长(LL)、叶厚(LT)、比叶面积(SLA)、气孔密度(SD)、叶氮含量(LNC)存在较弱的经度格局,LT、SD、LNC存在较弱的纬度格局(0.05<R2 <0.3),水热条件的变化以及较大的局部效应是造成这种格局的可能原因;3)控制油松各叶性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各不相同,其中LL主要受到年平均降水量和海拔高度的影响;LT主要受到年均温和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影响;SLA主要受到年平均降水量和土壤氮含量的影响;叶干物质含量(LDMC)主要受到水因子的影响;SD主要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LNC主要受到海拔和水因子的影响;叶磷含量(LPC)主要受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推荐文章
不同坡向及径级油松异龄叶的功能性状
油松
功能性状
叶龄
坡向
径级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林龄
马尾松
叶功能性状
土壤养分
针叶
喀斯特地区
贺兰山油松林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油松
根系
空间分布
贺兰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松叶功能性状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油松 叶功能性状 分布特征 主控因素 通径分析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6-749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50829179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继华 23 251 9.0 15.0
2 何念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4 753 16.0 26.0
3 张凯 11 84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7)
共引文献  (761)
参考文献  (5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8(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5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2(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3(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4(4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5(4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6(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7(3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2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松
叶功能性状
分布特征
主控因素
通径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