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以塔里木盆地珍稀渐危种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 Schrenk)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土壤水分梯度对灰胡杨光合特征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灰胡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均随土壤水分递减而降低,重度干旱比适宜水分依次降低了35.53%、25.32%、48.18%、15.62%和40.92%;而光合午休程度则明显增强,Pn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限制造成.轻度干旱能够提高灰胡杨水分利用效率(WUE) 3.05%,维持相对较高的Pn和WUE.(2)随土壤水分递降,灰胡杨光照生态幅缩窄,CO2补偿点升高,RuBP再生受限,光与CO2利用效率、Rubisco活性和光合效率降低.与适宜水分相比,中度与重度干旱下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羧化效率、光合能力(Amax)、光呼吸速率、最大羧化效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率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Pnmax、Amax和生化参数分别降低了42.65%、38.26%、57.10%;63.01%、65.88%、73.43%.(3)土壤干旱显著降低了灰胡杨的枝水势和光合色素含量(P<0.01),并且改变了光系统反应中心色素的组成比例,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增强(P<0.01).灰胡杨主要通过积累大量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参与渗透调节来减轻土壤干旱对光合机构的损伤.重度干旱对灰胡杨叶片光合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严重抑制了其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综上所述,塔里木干旱荒漠区灰胡杨生长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65%,符合极端干旱区植被恢复与高效节水的管理原则.
推荐文章
春、夏季土壤水分对连翘光合作用的影响
土壤水分
光合作用
光响应
连翘
气候变化
夏玉米叶片水分变化与光合作用和土壤水分的关系
夏玉米
净光合速率
叶片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
不同土壤水分下山杏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及其模拟
植物光合生理
山杏
土壤水分
光响应模型
光合作用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壤水分梯度对灰胡杨光合作用与抗逆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灰胡杨 土壤水分梯度 气体交换 光合响应参数 渗透调节物质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2-44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50729159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军 2 8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3)
共引文献  (1013)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318)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7(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3)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胡杨
土壤水分梯度
气体交换
光合响应参数
渗透调节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