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三维非线性返波互作用模型,用于精确分析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中返波振荡非线性过程问题,并提出了计算返波振荡功率的方法及磁场抑制手段.该理论模型包括三维线路场方程、三维运动方程以及三维空间电荷场.首先比较三维模型与原有一维模型之间的差异,发现一维空间电荷场的径向交流电流分布模型与三维模型的差异是导致振荡频率偏大及起振长度缩短的主要原因.然后计算返波饱和输出功率大小并揭示返波饱和功率和振荡频率与互作用长度的关系,并探讨了磁场对返波振荡的抑制影响.最后以某一毫米波行波管为例,实验对比了一维与三维模型计算的振荡频率与热测的差异,其中三维模型的相对误差小于4.8%.
推荐文章
螺旋线行波管的三维互作用仿真方法研究
螺旋线行波管
注波互作用
粒子模拟
螺旋线行波管三维频域非线性注波互作用的计算
行波管
非线性注波互作用
空间电荷场
等离子体粒子模拟
螺旋线行波管注波互作用时域理论
螺旋线行波管
注波互作用
时域理论
耦合阻抗
矩形螺旋线行波管注-波互作用3维模拟
高功率微波
矩形螺旋线行波管
电磁仿真
粒子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螺旋线行波管三维返波互作用理论与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返波振荡 饱和振荡功率 磁场抑制振荡 螺旋线行波管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346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6.0284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斌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67 362 11.0 15.0
2 胡玉禄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2 76 5.0 7.0
3 胡权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4 116 6.0 9.0
4 朱小芳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7 72 5.0 7.0
5 邱海舰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 6 1.0 2.0
6 高鸾凤 电子科技大学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返波振荡
饱和振荡功率
磁场抑制振荡
螺旋线行波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