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PCR与血清学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 )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疑似EB病毒感染的住院患儿245例,根据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VCA IgM 、EA IgG及NA IgG的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全血和血浆中EBV‐DNA载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原发感染组、再激活组和既往感染组,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感染组间EBV血清学和PCR法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血浆EBV‐DNA阳性率和拷贝数均明显低于全血(P=0.00);在原发感染组和再激活组,全血DNA阳性率均高于血浆DNA和血清学阳性率(P=0.00);按年龄组分类,血清学阳性率在婴儿组低于其他年龄组(χ2=12.38,P=0.00);在婴儿组、幼儿组和学龄前组,全血DNA阳性率均高于血清学(P<0.05),在学龄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R与血清学检测EBV感染的阳性率和意义不同,应尽量采用两种方法结合来检测儿童EB V感染。
推荐文章
PCR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EB病毒感染
PCR检测
血清学检测
儿童EB病毒感染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EB病毒
儿童
临床研究
EB病毒系列检测在小儿EBV感染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EB病毒
EB病毒系列抗体
小儿
EBV感染
不同免疫检测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检测法
血清学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CR和血清学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EB病毒 血清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儿童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2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16/cn.ni.2017-1611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亚秋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 15 147 8.0 11.0
2 牟文凤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 9 84 5.0 9.0
3 于华 3 30 2.0 3.0
4 杨丽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 5 59 4.0 5.0
5 徐莉莉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 4 4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60)
二级引证文献  (4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7)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B病毒
血清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11-3456/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74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08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