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高危因素,制定防控措施,减少职业暴露风险。方法监测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264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工作人员,对其年龄、性别、职业、暴露场所、方式、环节、暴露源、局部处理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21~30岁(63.64%)、多发生于女性(79.17%)、以护士(43.56%)为主、学生(37.88%)有上升趋势;外科病房(38.64%)、内科病房(26.14%)、急救中心(11.74%)是高危场所;锐器伤(92.42%)是高危方式;拔针(41.67%)、注射刺伤(16.67%)、手术缝合(12.50%)是高危环节;乙型肝炎(40.53%)是高危暴露源;挤血(79.17%)是暴露后局部处理主要遗漏措施。结论针对职业暴露高危因素,加强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安全意识,正确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规程,是切实有效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重要环节。
推荐文章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监测分析
防护对策
基于行为安全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的构建
医务人员
行为安全
职业暴露
血源性病原体
防护干预
干预模式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分析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2014-2017年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分析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及防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风险防控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感染管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16/cn.ni.2016-16105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学兰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21 126 7.0 10.0
2 孙代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0 265 7.0 10.0
3 李源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31 156 7.0 12.0
4 田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26 98 6.0 9.0
5 谈宜斌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22 104 7.0 9.0
6 宋世会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3 69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233)
二级引证文献  (7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2)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8)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3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风险防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11-3456/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74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08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