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因Ⅱ°及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接受DDD或VVI起搏治疗47例,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22例(RVOT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RVA组).观察术前和术后3、6个月时心电图QRS时限、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PPEI-APEI、Ts-SD和Tei指数,比较两组患者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的差异并评价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结果 RVA组与RVOT组术后心电图QRS均较术前明显增宽(P<0.01),RVA组比RVOT组增宽更为明显(P<0.05).RVA组与RVOT组在术后6个月比较,其Tei指数、NT-pro-BNP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明显影响.RVA组与RVOT组在术后3、6个月比较,APEI-PPEI、Ts-SD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RVA起搏对心室间及左室内收缩不协调.结论 RVOT起搏心室同步性更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相比RVA起搏更为接近生理性起搏.
推荐文章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
心脏起搏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
B型钠尿肽
QRS宽度
右心室流入道起搏QRS波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
右心室流入道
起搏治疗
QRS时限
心功能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起搏 心室同步性 心功能 组织多普勒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9-82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右室流出道起搏
心室同步性
心功能
组织多普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临床医学
月刊
1008-7664
33-1233/R
大16开
199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