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ERAS理念下全麻诱导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无肌松条件下气管插管效果的影响.方法:气管插管全麻患者90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A组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2ug/Kg;B组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2ug/Kg+利多卡因1mg/Kg;C组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3ug/Kg.3组患者诱导时丙泊酚、瑞芬太尼用微量泵注入外周静脉,B组患者利多卡因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注入约2min后从外周静脉匀速滴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的诱导剂量注射完毕后分别记录面罩通气、喉镜暴露、声带位置、呛咳反射、体动反应5个方面的气管插管条件和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患者的HR、MAP、BIS值.结果:B组和C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体动反应和呛咳反应的满意率较A组患者好;C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即刻和气管插管后即刻HR、MAP、BIS均降低(p<0.05)气管插管期间:C组有6例发生低血压、8例发生心动过缓.A组和B组均有3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A组有1例、C组有[1]3例患者在诱导时出现面罩通气困难未完成气管插管,给予肌松药后完成插管.结论:在ERAS理念下全麻诱导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时可改善气管插管条件,患者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降低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的用量.
推荐文章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气管插管病人BIS值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利多卡因
插管法,气管内
儿茶酚胺类
脑电描记术
血流动力学
喉头和气管内喷雾利多卡因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小婴儿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插管法
气管内
心血管系统
应激/预防与控制
利多卡因/治疗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无肌松条件下气管插管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健康周刊 学科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气管插管
年,卷(期) 2017,(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5,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吉文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20 68 5.0 7.0
2 何晓霞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11 24 2.0 4.0
3 刘文斌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利多卡因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气管插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周刊
其它
出版文献量(篇)
18103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