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干扰素是由宿主细胞受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感染而触发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受体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1].这些干扰素会分泌特定的表面受体,从而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的产生[2-3].干扰素诱导蛋白(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s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IHT)家族基因是发现较早的一类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ISG),其编码的蛋白具有多个介导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三十四肽重复序列(tetratricopeptide repeat,TPR)结构域,这类结构域还行使了翻译起始、病毒复制、识别双链RNA、参与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等多种能对细胞和病毒产生影响的功能[4].本文主要从IFIT家族分子的结构特点、抗病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植物抗病毒侵染的分子机制
植物
病毒
基因
抗病蛋白
Avr因子
RNA沉默
茶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功能成分
病毒
抗病毒作用
微量元素硒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抗病毒
抗氧化
免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FIT家族分子及其抗病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2.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道军 44 73 5.0 6.0
2 黄锋 5 7 2.0 2.0
3 唐艳华 5 7 2.0 2.0
4 廖青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月刊
1004-7034
23-1205/S
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4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47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436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