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日前,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态,将对高杠杆收购实施穿透式监管.这真是件好事.证监会认为,高杠杆、特别是极度高杠杆收购,往往会带来上市公司及相关利益主体的不确定性,一旦收购失败,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将产生一系列连带效应. 因此,针对高杠杆收购的利益安排,监管层就应该实行穿透式监管和充分的信息披露,使收购行为和相关利益主体的信息能够全面呈现在上市公司、投资者面前,以便投资者做出合理判断和理性选择. 证监会出于风险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考虑,对高杠杆收购行为实施穿透式监管当然非常必要.但我认为,刘士余及监管层对“害人精”表现出的警惕性更加重要.因为,任由资本市场高杠杆收购行为膨胀,其结果很可能导致中国实体经济变成资本玩家洗劫投资者的工具.
推荐文章
试探公司兼并与收购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
公司兼并
实物期权方法
横向并购
相对价值估价法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会计及税务处理——股权收购与资产收购
企业兼并重组
资产收购
股权收购
税务处理
煤炭
会计
日常经营活动
煤矿企业
价格战引出的资源优化配置:收购与兼并
价格战
模型
收购与兼并
博弈论
基于烤烟收购量的收购风险发生规律初探
烟草
收购指数
收购风险
识别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莫让收购兼并变了味道
来源期刊 中国经济周刊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15) 所属期刊栏目 热点观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经济周刊
周刊
1672-7150
11-5196/F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2-97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45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6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50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6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5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1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0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6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5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1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0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6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5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0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6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5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1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0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