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两千多年前,孔子即提出了“敬事而信”的治国之道.如果政府无法以严肃负责的态度治理国家,不能对百姓以诚相待,则会使百姓懈怠多疑,丧失对政府的热情和信任,从而失去立国之本.
公信,实为政府存续之基,却又宛如水晶般剔透与脆弱,容不得瑕疵,经不住磕碰.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
泸县坠亡学生悲剧中,丢失的不仅是一个夏花般灿烂的生命,更是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和处理危机的能力.花季少年坠亡后,当地政府闪烁其词,先是在事件发生后一天内,在未做尸检的前提下,即发布“有证据排除他人加害死亡”的信息,接着又在第三天改口为“无证据证明死者系他杀”,这一前一后一“有”一“无”,让翘首等待真相的众人感觉政府在推卸责任.因而将矛头对准了只回应谣言却不公布调查结果的政府.一些原本就经不起推敲的视频谣言,却在网民中广泛传开;原本一件地县级事件,却在两三天内迅速放大上升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一夜间,当地政府成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政府并非不作为,而是“敢做不敢说”,让谣言先行了一步,让真相错失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