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筛选桂附地黄丸抗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证(PADAM)的有效部位,并对有效部位的成分来源进行归属分析,为深入研究桂附地黄丸治疗PADAM的药效物质提供基础.方法:①制备桂附地黄丸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部位,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大鼠PADAM模型,以大鼠体质量、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肾脏SOD、MDA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桂附地黄丸抗PADAM的有效部位;②建立有效部位的指纹图谱,并与复方单味药及相应缺味药比较,分析有效部位成分的来源及归属.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血清TT、FT含量和肾脏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肾脏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桂附地黄丸、水提、水+正丁醇、水+乙酸乙酯、水+氯仿、水+石油醚部位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ADAM大鼠的症状(P<0.01,P<0.05),其中水+正丁醇部位的作用更加显著(P.<0.01).②建立了水+正丁醇部位的指纹图谱,确定了以马钱苷为参照物的16个共有峰.③初步判断了桂附地黄丸水+正丁醇部位的16个特征峰的归属,此部分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熟地黄、牡丹皮、泽泻和山茱萸,以山茱萸所含的特征峰最为丰富.结论:水+正丁醇部位作为桂附地黄丸抗PADAM的有效部位,药效明确,质量可控,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物质提供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桂附地黄丸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月经不调
月经延后
月经稀发
桂附地黄丸
桂枝茯苓丸
肾虚血瘀
祛风及开窍类引经药对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眼内分布的影响
引经药
六味地黄丸
有效成分
分布
桂附地黄丸中乌头碱限量检查方法研究
桂附地黄丸
乌头碱
TLC
限量检查
桂附地黄丸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
桂附地黄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马钱苷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桂附地黄丸抗PADAM有效部位的筛选及成分归属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桂附地黄丸 有效部位 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 成分归属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4-182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桂附地黄丸
有效部位
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
成分归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