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可提高辐射损伤的生存率.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辐射损伤后造血重建及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机制作一综述.方法:以"mesenchymalstem cels,radiation,radiation injury,hematopoietic stem cels,hematopoietic reconstitution,immunomodulatory"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5到2016年的文献,选择性纳入与文章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通过自噬及快速启动HR/NHEJ途径修复DNA断裂双键,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旁分泌作用保护与支持造血干细胞,通过抑制炎症与免疫反应维持造血微环境稳态,有效修复电离辐射导致的造血损伤.所以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有资格作为辐射导致的造血损伤的有效治疗手段.
推荐文章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形态观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黄芪多糖对X线辐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黄芪多糖
辐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在放射性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放射性皮肤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旁分泌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辐射造血损伤的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电离辐射 辐射损伤 造血干细胞 造血重建 免疫调节
年,卷(期) 2017,(2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07-3413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88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7.2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德镔 1 6 1.0 1.0
5 朱向情 1 6 1.0 1.0
6 潘兴华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3)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电离辐射
辐射损伤
造血干细胞
造血重建
免疫调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