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五苓散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为太阳病表里双解法代表方之一,功效健脾利水,温阳化气。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诠释五苓散方名。关于文献记载宋金时期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提出:"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明代医家许宏认为"苓"是"令"的意思,在其著作《金镜内台方议》中写到五苓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乃"号令之主也。"清代陈灵石说:"苓者,令也。化气而行津液,号令之主也"。五苓散
推荐文章
浅谈五苓散在眼科的应用
五苓散
眼病
应用
五苓散证治体会
功能五态学说
五苓散
痛风
淋证
压力性尿失禁
五苓散方与蓄水证方证对应关系探讨
五芩散
蓄水证
方证对应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五苓散治疗黄斑水肿的潜在作用机制
五苓散
黄斑水肿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苓散方名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五苓散 伤寒杂病论 方名分析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建新 5 40 3.0 5.0
2 耿静 11 58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苓散
伤寒杂病论
方名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半月刊
1007-5798
11-3555/R
大16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科创十三街31号院8号楼3层
199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