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18):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参多酚酸组(Salvianolate 组).HE染色法观察大脑神经元的组织病理学变化;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分光光度计发法线粒体丙二醛含量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红染,未见梗死灶;丹参多酚酸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脑梗死面积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组线粒体丙二醛含量下降(P<0.05)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升高(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线粒体ATP酶活性有关.
推荐文章
丹参多酚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脑缺血再灌注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内质网应激
Caspase-12
白花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致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白花丹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丹参多酚酸 线粒体 ATP酶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29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晓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0 62 5.0 7.0
2 王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4 96 6.0 9.0
3 刘荣志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64 229 8.0 12.0
4 冯涛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4 31 3.0 5.0
5 邓倩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9 32 3.0 5.0
6 李富强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 24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17)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再灌注
丹参多酚酸
线粒体
ATP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半月刊
1673-5110
41-1381/R
大16开
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36-178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95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1128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