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小豆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Box-Behnken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小豆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豆粉分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从大到小为pH、固液比、温度、时间;通过经典分析确定豆粉分离蛋白最佳提取工艺:pH 9.0,温度为45℃,固液比为1∶20,时间为60 min.在该条件下,豆粉分离蛋白提取率理论值为81.3%,实际红小豆分离蛋白提取率为(24.3±2.0)%.[结论]响应面分析法用于优化红小豆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可行,建立的数学模型与试验数据相符,可为红小豆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竹叶蛋白质提取工艺
竹叶
蛋白质
提取
响应面法
响应面法优化桃仁蛋白提取工艺
桃仁
桃仁蛋白
提取率
响应面
响应面法优化山杏仁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山杏蛋白
提取
工艺优化
响应面分析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柑多糖的提取工艺
金柑
多糖
提取
响应面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小豆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小豆 分离蛋白 提取率 响应面分析
年,卷(期) 2017,(3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科学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21
字数 3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7.3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龙渊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小豆
分离蛋白
提取率
响应面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