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表观扩散系数下降率(ADCDR)在肝脏实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灶数150个(其中恶性97个、良性53个).均进行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并生成不同b值下ADC图像.应用ROC曲线评价ADC值及ADCDR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肝脏良、恶性病变组的平均ADC值及ADCD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诊断肝脏病变以b值800 s/mm2时1.35×10-3 mm2/s为阈值的效能最高,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9.3%、83.0%、82.0%、0.882.ADCDR值诊断肝脏病变以b值(600~1200 s/mm2)时26.52%为阈值的效能最高,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曲线下面积分别83.3%、89.7%、83.6%、0.932.结论 ADC值及ADCDR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b值(600~1200 s/mm2)的ADCDR值的鉴别诊断价值最大.
推荐文章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肝脏局灶性病变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肺恶性肿瘤和实性良性病变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初探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肺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
肺部,良恶性肿块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及ADCDR值鉴别诊断肝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
来源期刊 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脏病变 弥散加权成像 下降率 诊断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化验与检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66,1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9.4
字数 20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宏伟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放射科 4 74 2.0 4.0
2 应明亮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放射科 7 50 5.0 7.0
3 舒锦尔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放射科 14 73 6.0 8.0
4 潘江峰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放射科 8 55 5.0 7.0
5 顾亚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5 36 2.0 5.0
6 潘勇浩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放射科 4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脏病变
弥散加权成像
下降率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研究
月刊
2096-1278
61-1502/R
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52-207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5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76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