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视力组P-VEP中P波的潜伏期,探讨及评价P-VEP检查技术在眼外伤损伤程度和伤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并为眼外伤后视力的准确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实验选取50例各种眼外伤后3至6个月伴视力受损的被鉴定人,分为6个不同的视力组,分别对其双眼进行P-VEP检测,比较各个视力组间P波潜伏期的差异.结果:统计学处理显示,P波潜伏期:F组(光感~0.1)与其他五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E组(视力0.15~0.1)与A组(视力1.5~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但其余各组视力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视力的下降,P波的潜伏期呈延长趋势:正常视力(>0.8)至接近正常视力(0.4~0.8)范围内,视力下降对其潜伏期的延长较小;而低视力(视力0.3~0.1)范围内,随着视力的下降其潜伏期明显延长,且其波形分化较差,甚至波形消失.结论:P-VEP技术作为一种客观、定量、定位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眼外伤法医学鉴定中视力损伤程度的评定,并进一步为视功能评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推荐文章
P-VEP在煤矿眼外伤伤情鉴定中的应用观察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眼挫伤
伤情鉴定
VEP鉴定伪盲眼的临床法医学研究
视觉诱发电位
伪盲
VEP视力
法医学鉴定
VEP验光技术研究及法医学应用
电脑验光
VEP验光
客观屈光检查
法医学应用
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法医学鉴定
外伤性青光眼
法医学
青光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VEP在眼外伤视力损害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保健营养 学科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视觉诱发电位 眼外伤 视力
年,卷(期) 2017,(25)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铭 常州市德安医院司法鉴定所 11 10 2.0 2.0
2 杨佳莉 常州市德安医院司法鉴定所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临床学
视觉诱发电位
眼外伤
视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保健营养
旬刊
1004-7484
14-1172/R
大16开
北京市100084-60信箱
82-91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138
总下载数(次)
88
总被引数(次)
438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