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不同育苗方式对木荷生长量的影响,对赣南地区不同育苗方式下的一年生木荷苗期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前茬作物为水稻的育苗方式与前茬作物为旱作物的育苗方式、温室容器育苗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分别达到50.61、0.58 cm,苗木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鲜重均显著大于其他2种育苗方式.为进一步探讨木荷苗期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规律,对生长表现更好的前茬作物为水稻的育苗方式下的木荷苗木进行了生物量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育苗方式下苗木的总生物量为13.09 g,地下部分根系的干物质量最大,达5.10 g,占比38.961%;各器官生物量占比顺序为根>叶>茎;木荷苗期总生物量、根干物质量、茎干生物量均与主根长呈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呈极显著相关,叶干物质量与主根长不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
推荐文章
木荷的育苗技术研究和应用
木荷
育苗技术
应用
试验
日本木腊不同育苗方式试验研究
日本木腊
育苗
实生苗
嫁接苗
生物量
不同育苗容器对木荷生理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木荷
容器苗
类型
规格
苗木质量
造林效果
闽东北沿海地区木荷合理育苗量试验
木荷
不同密度
生长量
产苗量
经济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木荷不同育苗方式的苗木生长量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木荷 育苗方式 苗木生长量 生物量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19,1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96
字数 22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江华 14 11 2.0 3.0
2 欧斌 21 45 4.0 5.0
3 陈叶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木荷
育苗方式
苗木生长量
生物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