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糖尿病为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面对终生性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调整情绪,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和社会富裕程度有关,也与非遗传因素如年龄、肥胖、吸烟、精神压力、缺乏体育锻炼等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适合院外治疗,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对糖尿病患者执行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国民健康素质,是广大医护工作者的职责.要加强糖尿患者的家庭护理工作,因为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预后与转归[1].中医认为,本病属"消渴"范畴,其对消渴的治疗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有其独特的优势.消渴系全身性疾患,在临床上有本证、兼证等多种不同表现,病同证异,因而具体治法颇多[2],发病隐袭,缠绵难愈,病情多变,其病机过程通常表现为燥热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另有《景岳全书》卷之十八理集,杂证谟三消干渴载:"盖消者,消烁也,亦消耗也,凡阴阳血气之属日见消败者,皆谓之消,故不可尽以火证为言."说明消渴的病名还提示了糖尿病的内热伤阴的病机[3],所以辨证施治对于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